发布时间:2021-01-16 20:07:33 阅读量:56058 作者:雄杰
10月14日,住建部、财政部、人民银行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各地要实现住房公积金缴存异地互认和转移接续,并推进异地贷款业务。此前一天,住建部、财政部及央行联合发文取消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保险等4项收费项目,减轻公积金贷款职工负担。同时通知还规定,职工连续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6个月(含)以上,可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针对部分城市贷款发放率较高、资金流动性紧张、职工贷款排队轮候等现象,该通知要求,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发放率在85%以上的城市,要主动采取措施,积极协调商业银行发放住房公积金和商业银行的组合贷款。住建部数据显示,截至8月末,住房公积金结余资金为1财经工作的认识.07万亿元,全国住房公积金的资金使用率为70%,接近商业银行水平。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综合统计司司长郑跃声表示,今年以来,我国外贸进出口呈现逐季好转的态势,特别是今年第三季度出口增速达到了7.2%,并预判第四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的形势将会继续好转。据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19.4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1.8%。按照美元计价,前三季度的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值分别同比增长3.3%、5.1%和1.3%。分析人士指出,外需持续回暖、对除日本以外的主要贸易伙伴出口保持两位数增长,尤其是对香港地区出口的同比增速升高,是中国三季度外贸增速增高的重要原因。
住房公积金连续两天释放“新政”
3Q大战落幕,最高法驳回奇虎上诉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对互联网企业奇虎公司诉腾讯公司垄断纠纷上诉案进行公开宣判,审判长王闯宣布驳回奇虎公司全部上诉请求,维持一审法院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判决,即奇虎对腾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指控不成立。这一判决结果意味着两家企业历时4年的诉讼“3Q大战”落幕。对于这一判决结果,腾讯方面表示支持和欢迎,奇虎方面则表示尊重和遗憾。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此案判决为互联网领域反垄断法律适用明确了多个重要裁判标准。
瑞信报告称:中国中产占全球三成
10月14日,瑞士信贷银行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财富过去一年(2013年中期至2014年中期)中增加8.3%,达到创纪录的263万亿美元,但是贫富差距在加大,1%的人拥有近50%的财富。报告称中国家庭财富总额全球排名第三,中国内地个人平均净资产2000年以来迅速增加,从5670美元达到2014年的大约2.13万美元。按照报告的定义,财富为1万至10万美元属于中产阶层,全球共有10亿人。中国资产为1万至10万美元的中产阶层比2000年翻了一番,占全球的三分之一。
2009年起北京中关村、上海浦东、福建平潭等地开展的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试点,取得了良好效果,试点经验为全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路线图奠定基础。
实际上,在今年邮币卡市场的这场全面回调浪潮中,奥运纪念钞的跌幅还不是最大的,80版、90版2元人民币,百张连号的单张人民币市价都缩水了一半财经工作的认识。
记者了解到,此次居民用电阶梯电价方案设立的各档电量均是按月计算的,而目前很多小区电费抄表则是两个月才抄一次表。对于这中间存在的时间差,省物价局明确规定,抄表周期为两个月的“一户一表”居民用户,其阶梯基数电量按标准月度基数电量乘2执行;而跨季节的阶梯基数电量则按夏季和非夏季的基数电量标准之和执行。根据居民阶梯电价实施方案,居民用电量,并不包括住宅小区的电梯、梯灯、水泵等公共用电的电量,这一部分公共电量不参与上述阶梯电价方案的计算,视同合表用户用电,按合表用户电价标准计收电费。另据省物价局明确,本次广东居民阶梯电价的实施范围为广东省行政区域内实行“一户一表”的城乡居民用户。对于未实行“一户一表”的合表居民用户和执行居民电价的非居民用户(如学校等),则暂不执行居民阶梯电价。新政实施后,他们的电价统一在现行电价基础上,每度电加价3.7分钱,比此前听证方案测算的每度电4.71分的加价幅度降低了1.01分。按照广州居民用电目前每度电0.61元的标准计算,从明天往后,小区公摊电费及未实行“一户一表”改造的合表居民用户电费标准,将统一上涨至每度电0.647元。
古共中央机关报《格拉玛报》10月22日发表官方公告称,古巴政府将废除货币双轨制政策,实现货币和汇率的统一财经工作的认识。古巴目前使用古巴比索和可兑换比索两种货币。官方并未公布这一进程的具体细则和时间表,但承诺将制定相应路线图计划,逐步采取措施实现这一目标。有分析认为,一系列经济改革举措表明,古巴正在加快经济模式调整的步伐。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中国铁建57人被通报批评、8人被党纪政纪处分、1人被移送司法机关背后,央企上市公司圈如今对天价招待费话题几已噤若寒蝉。“说白了业务招待费就是一个吃喝玩乐的会计科目,基于体制原因,可以说每家(央企)都或多或少存在问题,谁又能禁得起严查?”一家央企上市公司人士私下跟记者透露。
一个卖点并不突出的刚需盘,靠什么取胜?“卖生活”显然不现实,低价也就成了最有可能成功的突围路径。刚需楼盘“做减法”,以心动的价格打动购房者,这在当下的市场是一种理性务实之举。这种做法虽然对产品品质会有一定牺牲,但是却迎合了刚需族对低价的需求,不能不说是销售策略上的一种成功。但毕竟房子需要居住几十年,它对品质的要求远甚于其他商品,因此如何在品质和成本之间实现最佳平衡,这需要强大的运营管理能力。一些外来大鳄往往通过拿大地块降低楼面单价成本,并通过对采购渠道的严格管控,有的甚至自建工厂生产加工建材,最大程度控制建筑成本。两个不同开发商开发的相邻楼盘,成本却相差数千元/平方米,也就不足为奇了。
上一篇: 对美白羽肉鸡“双反”将再启调查
下一篇: 商务部将加快立法反线上线下恶性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