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1-22 21:31:07 阅读量:5251 作者:辰富
负面情绪上涨要及时叫停五年大专生活
心烦时,抑郁时,有人喜欢听音乐。有些失眠者还专门到网上下载催眠音乐,网上还流行起被称为“音频毒品”的音乐,声称有抗焦虑作用。专家指出,心理学上的确有音乐疗法。不过网上流行的安神毒品多是心理暗示。催眠音乐更不可取,可能危害自身。
网上催眠音乐别轻信
北京回龙观医院音乐治疗师乔玉苹指出,网络上所谓抗焦虑、使人兴奋的“音频毒品”,多是心理暗示型。事实上音乐都可以激发人的情绪反应,很多音乐都有消除不良情绪、使人振奋的作用。因此,人们不必刻意选择网上的“音频毒品”。而网上音乐催眠不但可能损害健康,还可能使人遭遇催眠陷阱,暗藏治安隐患,不法分子可能利用催眠方式让人泄露银行卡号、密码等隐私。
音乐疗法需对症选曲五年大专生活
专家指出,合适的音乐能让烦躁者安静,让抑郁者振奋,让焦虑者心态平和;而有些音乐则会让人伤感。
如果心绪不佳,要求助于音乐来缓解,一定要谨慎选择。据介绍,有镇静作用的音乐作品有《月夜》(二胡)、《高山流水》、《阳关三叠》(古筝)等,这类音乐适合心情浮躁、情绪紧张的人倾听。而《早晨》(笛子)、《渔舟唱晚》(古筝)、《春天奏鸣曲》等有抒发情志作用,适应心情压抑、萎靡不振的人。《姑苏行》(笛子)、《步步高》(广东音乐)以及《春之歌》、《创世纪》有振奋作用,适合缺乏自信、萎靡不振的人。有些作品可以激发灵感,如《平沙落雁》(宋琴)、《渔樵问答》(琴箫合奏)、《明月之光》,感觉才思枯竭的人不妨听听这类音乐。有些音乐会诱发回忆,如《二泉映月》(二胡)、《汉宫秋月》(古筝)、《爱的忧伤》、《仲夏夜之梦》等,对过去不满或比较遗憾的人,要谨慎选择这类音乐。
专家提醒,优秀的音乐作品、经历了时间洗礼的旋律,可以让人沉思、回忆、安静、快乐,调剂身心。不过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观众有不同的人格、文化程度、家庭背景,听相同的作品也会引发不同的体验,也就是说这些曲目未必适合每个人。因此听音乐时要注意自己的情绪反应,感觉负面情绪加重要立即喊停。(记者 杨凤立)
工商银行今年推出的“一键大额转账”,手机银行单笔支付额度从1万元调高至20万元。据了解,这一功能是基于“e支付”的一键大额支付功能实现的。客户通过OCR(人脸识别技术)刷脸认证和U盾、密码器、支付密码等认证方式相结合,可将e支付的初始支付限额从单笔1万元、日累计1万元、月累计5万元调高至单笔20万元、日累计20万元、月累计100万元。上调支付限额后,客户可在手机银行上使用指纹+短信认证或支付密码+短信认证方式开展大额转账汇款操作。
“为了方便乘客,黄金周期间我们特别制作了10余个临时引导牌和指南针放在站厅内,清晰地标注了方向及周边公交线路图五年大专生活。”地铁4号线北京南站站站长钱驰勋告诉记者。另外,钱驰勋还透露了一个辨别方向的小“秘籍”:“根据客流特点,一般出站乘客需要到南、北两个方向,为此这两个方向一般都被辟为‘出站口’,而西口进站乘客最多,东侧则相对较少,乘客可以根据客流判断方向。”
“后来听到彭慧对外人说,‘何家人都是骗子,说买房一直没买’”何文的二姐说,可能这件事就一直压在心里了,再加上生产的负担,慢慢地变得很忧虑。
上一篇: 冬虫夏草不属保健品 长期食用或致砷中毒